谢韵带来的钱花的也差不多了,要在庆州生活,还是得出去干活。
谢家的几个男人都不想就这样在家里待着,一大家子人,总得要养活,给谢淮发丧之后的第二天,谢家的几个男人便出门去了。
早上出门,至晚方归,谢濯和谢闻脸色都不太好,谢三老爷也是有些垂头丧气,看来今日一无所获。
这个地方,地处大承边陲,百姓都尚武,所以这里对文人都不是很推崇,就连书院,也只有一座,而且书院里都是以骑射武技为主,理论知识为辅,大部分人,长大之后都会参军。
所以谢家三父子在这里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,只有谢三老爷当年习过武,可是现在已经没法和年轻的时候相比,军营不收三十五岁以上的士兵。
倒是谢桓,面上没什么变化,仍然稳如泰山。
谢韵来到庆州,本来就没打算乖乖的待在家里,民以食为天,不管在什么地方,饭馆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,也是最容易挣钱的生意。
前世,谢韵几乎很少看见有倒闭的饭馆,只要安安分分做生意,基本都能养活一家人。
上京的安乐居能开起来,那在庆州她也一定可以。
庆州天气冷,一到冬天蔬菜也少了,最常见的就是大白菜和土豆,虽然这些谢韵也喜欢,可是,若是每天吃,不说其他人,谢韵自己都受不了。
所以,谢韵打算找个地方,再盖个温室。
这样,就算不能拿出去卖,至少能供应家里的用度。
钱方面谢韵不怎么担心,她走之前已经吩咐过孙掌柜,来庆州之后,她会写信回上京,到时,孙掌柜会派人来庆州。
给孙掌柜的信,谢韵刚来庆州那日就已经寄了出去,按照信差的速度,最快也得半个多月才能到,如果路上再耽搁,那就得一个月左右,到时上京来的人路上也得一个月,来回两个月的时间,谢韵带来的钱必须得盘算着花了。
坐吃山空,谢韵打算先看看这里的行情,便叫着谢盈和谢濯一起出了门。
谢韵一出门,那边谢桓和谢大夫人就知道了,两人正在陪着谢老夫人说话。
“唉,韵儿这孩子,以前我们都觉得她是最不懂事的,没想到现在,她竟是咱们家最坚强的孩子。”
谢老夫人有些感慨,谢家出了事,谢韵反倒成了那个最可靠的。
“韵儿小时候就,就老是爱往外面跑,整天整天的不着家,因为这,没少被我训斥,后来去了上京,又整日追着太子跑,当时,我觉得她给谢家丢脸,没想到如今,我们全家都得靠着韵儿生活。”
谢大夫人有些伤感,伤感自己以前对女儿的斥责,也伤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女儿。
“韵儿长大了,有了自己的想法,以前的事都过去了,如今,我们只需要支持她就好,如今我已不在朝,家里的孩子们也不再有束缚,他们想做什么,就让他们去做吧。”
谢桓虽然平日里对家里的孩子们严厉一些,这个时候,却也不想总是压抑着他们。
谢韵三兄妹来到街上,天气虽然冷,但是街上的人也不算少,只是大家都行色匆匆,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赶紧回家去了,现在外面开着的饭馆不少,谢韵尽量选一些客人多的铺子。
庆州城很大,只一日根本逛不完,到后面几人实在是吃不下了,便买了一些带回去,等回到家,天已经黑了。
谢韵让家里人将这些吃食都尝了尝,提了些意见,心里差不多有数了。
庆州的饮食以面食为主,而且多半是重口味,咸辣居多,菜多偏油腻,虽然也好吃,但他们确实吃的不是很习惯。
不过,谢韵倒是不担心,这几日日日出去,谢韵专门留意了,这里没有火锅店,看来她安乐居的火锅还没有传过来,这就好办了。
按照这里的气候和口味,火锅应该好卖。
谢韵还专门去找了一趟隔壁的宋大嫂,他们一家初来乍到,对庆州城还不熟悉,谢韵向宋大嫂询问了庆州城有没有要卖的地或者是现今废弃的地方。
宋大嫂常年居于庆州,认识的人也多,很快便打听到了消息。
庆州城外有一处庄子,庄子不大,但是有很大一片地,只是那片地很久没有人种了,如今早已荒废,所以一直都没能卖出去。
谢韵有些心动,但是现在她手里的钱已经不多了,也不知道那庄子价钱如何,不过宋大嫂好不容易帮她找到了这么一个地方,她总得要去看看。
翌日,谢韵三兄妹便与宋大嫂结伴出了城,庄子离庆州城并不远,庄子确实不大,但是地的面积,完全超出了谢韵的预期。
这样一片地,实在不像...宋大嫂笑了笑:“姑娘看出来了?这些地,确实不是普通人家的,不过这些地也确实是要卖。”
经宋大嫂的解释,谢韵才知道,原来这些地,都是军中所有,本来是要当成俸禄赏赐奖赏给军中将士们的,可是之前的战争,士兵们死伤惨重,那些战死的士兵们,军营都会给他们家里一笔抚慰金,军营钱粮紧缺,只能将这些荒地卖了。
谢韵不解:“军营军资很紧张吗?”
宋大嫂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:“唉,是啊,这里远离上京,朝廷很多时候也管不到,这里的将士们苦得很。”
谢韵凝眉:“朝廷之前有募捐军资,这里没有收到吗?”
“唉,那些募捐的军资能有多少,分到每个人手里,也就几两银子,哪够啊。”
宋大嫂满面愁容。
按理来说,当初募捐的军资不少,可以保证边关将士们几年的军饷和吃穿用度,怎么会只有几两银子呢?谢韵心中疑惑。
随即想到,这样的情况,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有人在半路上做了手脚,将这些钱的一大部分都私吞了。